找到相关内容42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四阿含经之研究(1)

    致知求仁”,是儒佛有其大同小异的。“宿命”,是基于人皆善于有“忆念”。今日可忆于昨日,今年可忆于往年,今生可忆于前生。忆念久了,而心清净不秽,就累积不失。刘安彦先生新著“心理学”有云:“心理学家有时...)使戒清净。(十三)解脱智。(十四)自知宿命智。(十五)天眼智。(十六)神足证。(长:卷十四)。释尊于此亦曾自谓:“世间求福之人,无复过我。如来于六法,无有厌足。云何为六?一者施,二者教戒,三者忍,四...

    程文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0855312.html
  • 佛教现代化改革计划

    宿命了,看老者往昔没造什么善缘就不许他出家,老者就到一河边想自杀,这时释佛回来了,允许老者出家,他告诉弟子们说他们只知过去八万四千大劫内的事情,却不知在更早之前的老者前世曾有一次因被老虎追赶在紧急中...

    李庆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757028.html
  • 佛经中对极乐世界的描述

    ’——《华严经》。  ——根据《大阿弥陀经》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,往生极乐世界,不仅得到飞行的神足通,而且又得宿命、天眼、天耳通、他心通和漏尽。真是六具足、自在!  ——不同于此世界众生出门要挤...表现的,无非是修行和对心智有益的事情。他们各相爱敬,而丝毫没有憎恨或嫉妒。他们每个人都有宿命,虽然经过了几万劫,对于自己从何而来,都知道得清清楚楚。而且也洞悉十方世界过去、未来和现在的事情。明白无尽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1757050.html
  • 天台止观六妙门简介

    必须另外修。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人,是没有神通,但是,有时能有灵感。灵感,有时是灵,有时不灵。例如,早上静坐时,他知道今日某居士会来。达到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就可以修神通了。有天眼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神足通、宿命。修成功以後,那是真实有神通,不是假的,不是拍照片骗人。修得的神通,较报得的神通,是大得多。人间的人,有些是有报得的小小神通,就是身体有某些特殊的异能,是超过一般人,也可以说是神通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658359.html
  • 佛学境界论与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

    、微观世界以及生命流转之说,据称也都是根据禅定中所发天眼宿命的直观。释迦牟尼在成佛过程中苦修禅定,所说法中的哲学思想源于禅定思察,后世发挥佛教哲学、创宗立派的祖师高僧,也都深入禅定,所创学说与...

    程相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355839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的形成及其如何能为和谐社会出力

    rdquo;修禅若有所得,便可以使人的眼、耳、身、心都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,从而得到天眼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等。   佛教毕竟是宗教,那怕后来的大乘佛教法师像鸠摩罗什这样的,也对神通情有独钟。他也深知...,初期佛教与外道沙门都是一样地强调行禅的。行禅若能见功效,就以得“六”为根据。安世高到中国译经并介绍禅数之学,就是走的这条道路。一开始,禅之所以吸引民众,还是安译《阴持入经》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73060129.html
  • 道信:禅宗的创教者

    空明境界虽然不是最终目的,但已经获得智慧之实,只要顺其自然,即可获得智慧之大用——神通。在诸种神通——神足通、天眼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、漏尽——中,漏尽是修禅可达到的最高的神通,得到这种神通,...就是“思维修”,以定生慧,以禅达到最高境界所生的慧所得的最高神通“漏尽”就是解脱;这样,禅内在地与佛教的核心理论相对应,在这个意义可以说,禅是整个佛教理论的缩影,把握了禅,也就可以把握整个佛学的灵魂。...

    方 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0461424.html
  • 禅与心灵世界

    宝库。所谓四禅八定,五眼六,(三世、阅古今的宿命)只不过是深入禅定后的一种副产品而已。在禅定中,意识就更如天马行空,驰聘于时空隧道而任来任去,自在无碍了。  所以,禅定是一种精神的超能量状态,进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262113.html
  • 中国历史上的比丘尼(1)

    事;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三〈比丘尼品〉概说大爱道等五十名大比丘尼成就,卷三十二载有输卢尼显神通降伏外道的业迹,卷四十九还谈到婆陀尼以宿命自忆累世情状;《杂阿含经》卷四十五详述阿腊毗等十名比丘尼修禅定时...比丘尼。她“研求理味,蔬食苦节,弥老弥励。……雅能清谈,尤善《小品》,贵在理,不事辞辩,一州道学,所共师宗。”道仪尼“聪明敏哲,博学强记,诵《法华经》,讲《维摩》、《小品》,精义达理……讲集相续”。...

    侯旭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162522.html
  • 佛教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及当代人间佛教的困境与出路

    种,即天眼、天耳通、神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,而得道的大菩萨更是具有“无作妙力”、“威神之力”等超人间的力量,这是佛教超人间力量中最直接的体现。不过在佛教的理论体系中,神通是不能同以智慧为基础的漏尽相比的。   可见,具有超人间力量的圣者必然以对世界人生的深刻体悟为前提,并心具大慈大悲之精神,身行积福累德之善业,所以,佛教的人格化超人间力量信仰...

    李利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5262956.html